十年十二人爱心传递 法大学生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
“这个世界有人需要我,而我恰好也可以为他做些什么。”不久前,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邵泽豪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,为一位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。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第12位、北京市第458位、全国第12115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。
2017年,邵泽豪在进行无偿献血时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,同年10月,他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,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。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,我一定会尽一切努力完成捐献。”今年6月,邵泽豪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,“这真是一份奇妙的缘分。”
经过和家人的沟通,邵泽豪最终于7月到8月间配合北京市红十字会完成血样复核、捐献查体、核酸检测等前期工作。10月8日,他开始接受动员剂注射。由于家人不在北京工作生活,邵泽豪选择独立完成为期6天的捐献。其间,通过工作人员转交的信件,邵泽豪得知,此次帮助的患者是家庭收入支柱,这次移植治疗对他个人乃至整个家庭而言,都意义非凡。“对我来说的一件小事,也许就是患者和家庭的一次重生的机会。”他说。
邵泽豪能够顺利完成这次捐献,师姐马颖洁的事迹给予了他更多鼓励,“马颖洁是我的同门师姐,她是我们学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10位在校生。听说了她的事迹之后,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的意义有了更多实感。”
“从在中华骨髓库登记成为志愿者开始,我已经做好了帮助别人的准备。”马颖洁于2020年3月,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,在作为医护工作者的父母的支持下,她履行承诺、同意捐献。同年7月,马颖洁顺利完成了捐献,成为山东省烟台市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在中国政法大学,2011年就有在校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。当时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四的钱丽,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,从她体内析出的造血干细胞,被装入专用的冷链箱,在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护送下,乘飞机运往广州,在最短时间内流入一个38岁、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女患者体内。“有人问我为什么这样做?其实,我只是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。遇到配型成功这样微小几率的事情,正是上天给了我们帮助别人的机会。”钱丽成为昌平区高校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学生志愿者。
钱丽、张骥、向煜暄、文敏霏、王金鑫、吴体炼、邓丽萍、吴迪、小林、马颖洁、董陈露、邵泽豪……10年来,中国政法大学共有12名学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表示,青年大学生为社会、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,这种无私“大爱”,是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之一。这种无私的奉献,不仅会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,更是新时代青年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的体现,充分彰显了法大学子的理想信念、爱心善意与责任担当。
据悉,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多种血液病的治疗,然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小,如果志愿者群体基数增加,配型成功率也会随之增高,会让更多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范雪 来源:中国青年报 【编辑:王禹】
下一篇: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